海底能源基站

我国成功在海底布设"科学实验站"

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项目关键技术验证工作,参试装备包括海底基站 ... 科研团队介绍,原位科学实验站配置了兆瓦时级锂电能源 系统,在能量密度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 …

水下无线通信让万米深海"耳聪目明"_澎湃号·政务_澎 …

水箱底部,安放着一圈锃亮的不锈钢圆筒。一旁的研发人员盯着3台仪器屏幕上跳动的信号传输数据,仔细观察这些水声通信基站在模拟海底的表现。这种水声通信基站,正是实现"水下WiFi网络"的关键设备。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10月25日,"探索二号"科考船携 " 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完成配置兆瓦时级锂电能源 ... 利用基站所拥有的大容量电能,本次海试对基站的海底 航行能力及自主位点移动功能进 …

【新华网】我国成功布设"海底实验站" 将实现深海长周期无人 ...

该能源系统可储存1000度电,支撑原位科学实验站在海底连续工作半年以上。 此次海试通过"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进行海底基站与原位实验室的水下连接,并对基站的海底航 …

我国成功布设海底原位科学实验站!

2022年10月25日,"探索二号"科考船携"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完成配置兆瓦时级锂电能源系统的大深度原位科学实验站在海底的布设试验,返回三亚。该航次由中国科学院深 …

我国布设海底实验站 将实现深海无人科考_原位_进行_能源系统

此次布设的原位科学实验站配置了兆瓦时级锂电能源系统,在能量密度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该能源系统可储存1000 ... 此次海试通过"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进行海底基站 与 …

海底观测网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_海洋_通信系统_供电系统

吕枫-副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海洋观测与智能系统实验室负责人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技术研发团队负责人 文章摘要 海底 …

基于波浪能发电的海面海底能源通信观测一体化系统海上成功 ...

7月15日,广州海洋实验室海洋立体观测团队在珠海万山岛附近海域顺利完成了波浪能发电浮标观测系统的海上布放,该系统是杨华勇教授团队为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应用 …

我国成功布设"海底实验站" 将实现深海长周期无人科考

此次布设的原位科学实验站配置了兆瓦时级锂电能源系统,在能量密度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该能源系统可储存1000度电,支撑原位科学实验站在海底连续工作半年以上。 海 …

【中国青年报】我国成功在海底布设"科学实验站"

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项目关键技术验证工作,参试装备包括海底基站 ... 科研团队介绍,原位科学实验站配置了兆瓦时级锂电能源 系统,在能量密度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 …

水下观测和探测装备能源供给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_中国发展 ...

为解决以上难题,中国科学院于2018年率先部署了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深海/深渊智能技术及海底原位科学实验站",针对深水发电、储电、输电和用电,进行了能源关 …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项目关键技术验证工作,参试装备包括海底基站 ... 原位科学实验站采用中科院青岛能源 所与深海所联合研制的国产技术,首次实现了兆瓦时( …

我国成功布设"海底实验站" 将实现深海长周期无人科 …

此次海试通过"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进行海底基站与原位实验室的水下连接,并对基站的海底航行能力及自主位点移动功能、原位实验室的自主运行模式切换功能,以及电感耦合无线通信功能等进行了验证。 后续,该原位 …

【文汇报】 "探索二号"携"深海勇士",为我国再添一处海底 ...

原位科学实验站采用中科院青岛能源所与深海所联合研制的国产技术,首次实现了兆瓦时(1000kWh)级别的固态锂电池在深海装备上的集成,这是当前深海装备携带的最大能 …

海洋论坛|有缆海底观测系统进展及发展建议(含科学仪 ...

一、有缆海底观测系统组成 典型的有缆海底观测系统组成如图 1所示,由岸基站、光电复合缆(电缆)、主接驳盒、次接驳盒和科学仪器平台组成。 图 1 有缆海底观测系统组成 …

我国成功布设海底原位科学实验站!_中国科学院_海洋_深海

原位科学实验站采用中科院青岛能源所与深海所联合研制的国产技术,首次实现了兆瓦时(1000kWh)级别的固态锂电池在深海装备上的集成,这是当前深海装备携带的最大能 …

水下观测和探测装备能源供给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_中 …

HOV主要用于执行深水考察、海底勘察与资源开发、深海打捞与救生等作业任务,是海洋资源探索与开发的科考重器。 ... 高能效水下无线充电系统保障水下能源基站 至水下装备的能源传输 如何实现电能的高效传输是制约水 …

耕海探洋,装备先行!我国水下观测和探测装备能源供给技术 ...

因此,我们要创新水下能源供给模式,构建"发、储、输、用"多能互补的强大的水下能源基站,攻克水下能源供给技术瓶颈,为智能化、集群化水下装备提供充足的能源动力, …

一种深海能源基站及其运行方法与流程

能源基站通过配重负载的作用自由降落至海底,自主移动式用电系统游离基站,按照设定程序进行作业,固定式用电系统按照设定程序持续作业;当自主移动式用电系统电量报 …

浙大成功实现无缆水下机器人 百米海底的充电传信

百米海底的充电传信 〈入选年度十大学术进展〉 2017年度浙江大学学术进展 26 27 项目负责人:陈 鹰 研发的海底多功能海底接驳站,在105米深海域完成了 无线充电和非接触 …

深海能源基站——前沿部署能源与通信的新选择

美国在2015年启动了"前沿部署能源与通信基地"(FDECO)项目,旨在研发一款能在水下3000米深处工作长达20年的深海能源基站。该基站通过潜艇等潜器在海底不同深度和 …

如何高效实现水下航行器的无线充电?哈工大科研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新能源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的研究人员蔡春伟、武帅、张言语、刘金泉、杨世彦,在2020年第14期《电工技术学报》上撰文,基于磁耦合谐振原理,设计一套基于弧形线圈和二 …

深海能源基站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 深海能源基站是提高UUV续航力、扩大UUV工作范围的有效手段,将改变未来海战中UUV执行任务方式和作战规则。 本文阐述深海能源基站的应用需求和工作特点,分析深海能源基站不同储能技术,重点介绍了国内外 …

我国成功布设海底原位科学实验站!

原位科学实验站采用中科院青岛能源所与深海所联合研制的国产技术,首次实现了兆瓦时(1000kWh)级别的固态锂电池在深海装备上的集成,这是当前深海装备携带的最大能源容量,在能量密度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同时也 …

一种基于海底驻留AUV、海底能源基站、实时通信浮标的 ...

本发明涉及深海探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海底驻留AUV、海底能源基站、实时通信浮标的深海立体监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通信子系统,通信子系统用于连接AUV、 …

打破国外先进技术垄断!海底一万米,供电"无压力"

本次海试采用 中 科院 青岛能源所与深海所联合研制的国产技术,首次实现了兆瓦时(1000 kWh)级别的固态锂电池在深海装备上的集成, 历经1年多的陆上严苛模拟工况测试验证,各项指标达到原位实验站运行要求,成 …

德国科研机构研发新型燃料电池,可长期为海底观测站供电

根据消息,该型电池的额定工作深度是1200米,可提供约120千瓦的电力,输出功率为150~1000瓦,能够长期为海底观测站供电。 此外,该型电池还能够为ROV、AUV和水下漫 …

我国水下观测和探测装备能源供给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

图 5 "发、储、输、用"多能互补水下能源基站 高能效水下无线充电系统保障水下能源基站至水下装备的能源传输 如何实现电能的高效传输是制约水下能源基站发展的另一瓶颈 …

"探索二号"成功布设大深度原位科学实验站—新闻— …

10月25日,"探索二号"科考船携"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完成配置兆瓦时级锂电能源系统的大深度原位科学实验站在海底的 ...

我国成功布设海底原位科学实验站!_中国科学院_海洋_深海

2022年10月25日,"探索二号"科考船携"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完成配置兆瓦时级锂电能源 ... 海底基站作业画面(供图:深海所李秋莹剪辑) 利用基站所拥有的大容量电能,本次海试对基站 …

我国成功布设"海底实验站" 将实现深海长周期无人科考

该能源系统可储存1000度电,支撑原位科学实验站在海底连续工作半年以上。 此次海试通过"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进行海底基站与原位实验室的水下连接,并对基站的海底航 …

"探索二号"科考船顺利完成深海原位科学实验站2022年度海试 ...

据介绍,深海原位科学实验站是一种新型科考装备,采用模块化设计,以深海基站为核心,可以携带超大容量的能源在海底开展长期连续作业;可以通过水下插拔连接的方式扩展 …

打破国外先进技术垄断!海底一万米,供电"无压力"

深海深渊能源基站所用高比能固态锂电池就是来自于中科院青岛能源所。基站所拥有的兆瓦时电能,可以满足多个位点的作业需求;基站可以支持如海底原位实验室等平台在海 …

水下观测和探测装备能源供给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吴天元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领域: 储能技术与工程、深海能源系统。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和极地关键技术与装备"重 …

基站电力保障方案

针对市电不稳定地区设计的混合供电系统,支持柴油发电机+储能电池协同工作,切换时间<10ms,保障通信设备不间断运行。

户外机柜温控系统

智能温控机柜配备PTC加热和压缩机制冷,-40℃~70℃环境下保持柜内温度25±5℃,延长设备使用寿命30%。

站点能效优化服务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节能方案,通过负载调整和充放电策略优化,平均降低基站电费支出18-25%,投资回收期<2年。

关于我们

SITE ENERGY总部位于上海松江区G60科创走廊,专注通信能源领域10年,拥有20项发明专利,为全球30多个国家提供基站电力解决方案。核心团队来自华为、中兴等企业,具备丰富的海外项目经验。

集装箱式储能系统
集装箱储能解决方案

40尺高柜集成1.5MWh储能系统,支持多机并联,配备七氟丙烷消防和空调系统,已应用于菲律宾通信骨干网项目。

海外基站部署
海外基站电力项目

在尼日利亚部署200个太阳能基站,配备智能充放电控制器,解决电网不稳定地区的通信覆盖问题。

能源管理系统
远程运维系统

可视化监控平台支持设备故障自诊断,自动生成运维工单并与当地服务商系统对接,提高问题解决效率。

专业服务

从前期咨询到后期维护的全生命周期服务,确保通信站点电力系统稳定可靠运行。

成功案例

我们在全球范围内完成了多个通信基站新能源供电项目,覆盖高原、海岛、沙漠等复杂地理环境,为通信设备提供可靠的绿色能源解决方案。

  • 全部
  • 高原项目
  • 海岛项目
  • 边境项目

© 2025 上海SITE ENERGY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